2025年开年以来,伴随着DeepSeek、宇树科技的爆火,新一轮最激烈的“抢人大战”开始了。
“抢人大战”并不是一个新鲜事,这场“战役”从2016年就已打响。随着加入这场“战争”的省份和城市越来越多,“抢人”的门槛也一年比一年低。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各城市都使出了哪些绝招?
No.1 新一轮“抢人”大战打响
日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青年人制定专项政策,针对应届大学生推出“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就业3年优惠长租”阶梯式安居体系,在北京市尚属首次。
此外,对“双一流”应届毕业生,QS、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REF排名前30名等留学生到当地工作,满足条件后连续3年给予专项奖励,其中博士每人每年5万元、硕士每人每年3万元、本科生每人每年1万元。
此外,深圳宣布将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提供免费住宿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
同时,深圳市委科创委办公室主任表态:“深圳将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住房保障政策,只要是在深圳就业或创业的人才,都想方设法提供一张床、一间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务。”
上海针对应届毕业生也推出全年累计15天的免费短租公寓,覆盖毕业前1年至毕业后2年的高校学生,只要提供企业录用或面试证明,就可以申请。
广州方面,为了引才,广州人社部门今年计划全年举办各类招聘会超1000场,组织“十城百校千企”赴省外高校招聘会超30场,还“备好”了系列政策举措,人才来穗就业创业可享“四高”“四无忧”政策待遇,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天津为外国高层次人才申请人才签证、访问签证、工作类居留许可等证件提供“立等可取”服务,加快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石家庄抛出“人才15条”,构建“绿卡+安家补贴+父母随迁”的全链条服务,并拿出3000名事业编制专项用于人才引进。
此外,成都、南京、武汉等城市发力注重人才的生活体验,推出子女教育优先、创业支持、医疗保障等配套政策。部分城市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服务,从落户到就业、生活,全程“保姆式”跟进。
城市间的热情不言而喻,所有城市几乎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抢人才。
新年至今,全国就有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人才新政,涵盖购房补贴、税收减免、创业扶持、子女教育等全维度福利包,政策工具箱迭代速度远超往年。尤其在开年“杭州六小龙”的刺激下,2025年第一场“抢人”大战来得格外迅猛。
No.2 对新兴产业空前重视
从“抢人”到“留人”,城市人才竞争的2.0时代,演变成着重招揽创新创业人才,本质上是新兴产业的争夺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个方向。
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强调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与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同。
未来产业方面,重点指出了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生物制造、6G,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新增了具身智能、6G两个新的具体方向,这两个产业与近期受关注的AI、机器人密切相关。
说到具身智能,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人形机器人,但实际上,机器狗、履带式机器人、智能扫地机器人等也可以被看作具身智能。
国金证券分析称,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2027年是人形机器人一般场景商业化元年。另据高盛预测,2025年至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
信息通信技术更迭不仅事关百姓生活,更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上意义重大。有望实现对传统互联网颠覆性创新的6G,已悄然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从部分城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均明确提及“6G”。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密集推出人才新政,购房补贴、税收减免、创业扶持轮番登场,这些“抢人”新政表明各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也是新一轮“抢人”大战的标志性序幕,更是人才背后的产业发展和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