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也是各地公布经济“成绩单”的时候。
1月15日,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广东GDP突破14万亿元。这也是全国首个14万亿大省!
No.1 第一个十四万亿大省
报告指出,预计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38.7%的贸易增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
2019年超10万亿、2020年超11万亿、2021年超12万亿、2023年超13万亿、2024年超14万亿……
近年来,广东经济总量不断跃升,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保持10%以上,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首个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
纵观全国经济大省梯队,江苏步步紧随广东。2023年,江苏省GDP为12.82万亿元,2024前三季度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按照这一增速计算,其2024年经济总量预计将突破13万亿元。
继广东、江苏之后,山东即将站上10万亿大关,实现北方地区“零”的突破。
日前,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万亿元大关,山东有望在今年成为全国第三个10万亿大省。
2023年山东GDP已达9.2万亿,2024年增速一路领跑,加上五经普的调增,2025年山东跻身10万亿大省,毫无悬念。
No.2 第一个5万亿城市
1月15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4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
放眼全球,GDP超过5万亿元(约6800亿美元)的城市只有5个:纽约、东京、洛杉矶、巴黎、上海。
上海跃居5万亿城市,不仅意味着在经济上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坐稳国际经济中心之位,也意味着上海扩大了中国经济第一大市的领跑优势。
紧随上海,第二个“5万亿”城市种子选手是北京。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预计2024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左右。2023年,北京的GDP达到4.38万亿元。按此计算,预计北京2024年GDP约4.6万亿元。未来一到两年内,就有望站上5万亿元台阶。
除此之外,深圳、广州、重庆未来都有望迈过5万亿GDP大关。
目前,我国内地已有9个2万亿级城市,包括京沪渝三大直辖市,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以及苏州、成都、杭州、武汉。未来,南京、天津、宁波、青岛、长沙、郑州都在向着2万亿进军,有望在2025年-2030年陆续完成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