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77-1561
(工作时间:7×24小时)
年度“高铁账本”出炉!哪些城市跑赢了?
发布时间:2025-01-08|发布人:管理员

最新的国家“铁路账本”出炉了!

2024年,中国铁路建设表现亮眼,根据国铁集团披露: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

到底哪些城市迎来高铁时代?未来还有哪些地区将迎来高铁大爆发?

No.1  多省实现新突破

在总里程方面,这一年,中国高铁首次迎来了运营里程超过3000公里的省份——山东、广东。

数据显示,2024年度潍烟高铁通车,使得胶东半岛高铁成环,日兰高铁的全线贯通,打通山东西向高铁大动脉,山东高铁新增了237公里。

1736298233351402.jpg

山东省的高铁通车总里程,也从2023年的2810公里,来到了3047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高铁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的省份。

值得一提是,2024年度,伴随着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梅龙高铁的通车,为广东省新增了252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广东省的高铁总里程也超过了3000公里,达到了3016公里。

1736298265883345.jpg

安徽、江苏、湖南、广西、河南、福建、江西、辽宁超过2000公里,浙江、四川、湖北也在2024年也加入了“2000公里俱乐部”。至此,跻身高铁“2000公里俱乐部”的省份达到13个,全国共有21个省市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000公里。


1736298283370981.jpg

此外,2024年,四川巴中、甘肃武威、宁夏石嘴山、湖北荆门、广西玉林、山西朔州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湖北、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

No.2  这些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

对于各省份来说,里程数或许并非核心目标,“市市通高铁”乃至“县县通高铁”对于地方的意义更为重大。

2018年,随着南龙铁路通车,福建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随后几年,安徽、江苏、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等省份,先后实现所有地级市高铁全覆盖。


2024年12月30日,南宁至珠海高铁南宁至玉林段正式通车,广西玉林迈入高铁时代,由此,广西所有地级市都实现高铁通达,这也意味着,广西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福建、安徽、江苏、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江西、湖北9个省份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其中唯一实现了市市通时速350km/h高速铁路的省份是中部地区的江西。

1736298369647645.jpg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部六省中,仅山西未能实现“市市通高铁”。相对来说,像浙江、江苏这样的沿海经济大省,反而显得慢了半拍。这背后主要还是与区位和地理条件的差异有关。如中部省份得益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成为很多高铁干线的“必经之地”,自然更容易实现高铁的全覆盖。

对于地方而言,“市市通高铁”有利于打破地域间的壁垒,促进资源的流通和产业的协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No.3  高铁建设迎来新阶段

尽管中国在2008年才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但不到20年的时间里,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

近年来,高铁日益成为国家名片,也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高铁建设也受到了不少政策、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倾斜,使得其建设进度快于预期。

1736298414497179.jpg

国铁集团预计到20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6万公里左右。

这就意味着,今后5年我国约有1.8万公里的铁路投入使用,其中多数为高铁,总里程1.2万公里左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表示,高铁的高时效性和客运专用的特点,极大地压缩了时空距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客运服务能力短缺,尤其是大容量、高速度、长距离的客运服务短板,加速了人员、商品、信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进而增强了不同城市之间的社会互动和文化的交流。

1736298446411869.jpg

此外,这种流动不仅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变化,还促进了消费行为的多样化。同时,高铁的开通和普及也缩短了旅行的时间,激发了大众的旅行需求和兴趣,带动了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