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定下权威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适时降准降息,如何理解“适时”?力度会有多大?
No.1 如何理解“适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此外,3月6日,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央行行长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还可研究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拓宽政策支持的覆盖面。
民生证券指出,报告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与不确定性抢时间”诉求下,降准或迎来兑现窗口。第一,以关税为代表的外部“不确定性”已近在眼前,降准等总量工具或已迎来“适时”落地窗口。第二,近期国内利率、汇率风险均有所缓释,尤其是此前“抢跑”的国债利率普遍回调,再度为货币宽松留出空间。第三,财政、货币的协调配合是打好政策“组合拳”的关键一环,年初以来政府债供给压力显著上行。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如果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那么降准降息的时间点会提前,力度会加大;如果国内经济恢复回升态势稳固,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将下降,时间推迟、节奏放缓。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一季度末前后降息、降准窗口有可能打开。
No.2 力度会有多大?
业内表示, 2025年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显著高于2024年0.3个百分点的降幅;另外,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在内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也会适时下调,规模也会进一步增加,以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
降准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估计2025年会继续降准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4年央行已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这意味着接下来央行可通过恢复国债净买入等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替代降准实施数量型宽松。
此外,央行也表示,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