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存款利率、国内美元存款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与商业贷款利率等出现倒挂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No.1 利率“倒挂”现象愈加普遍
在经济领域中,倒挂现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倒挂通常指的是经济数据或指标出现了异常的反向关系。
常见的倒挂现象包括利率倒挂和收益率倒挂。利率倒挂,比如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这打破了正常情况下长期投资应获得更高回报的预期。收益率倒挂,如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倒挂,即长期国债收益率低于短期国债收益率。
比如,存款方面,今年10月18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告,再次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当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均跌破2%,进入“1”字头时代。
而此前大家疯抢的大额存单,多家银行宣布,停售3年期、5年期相关产品。除此之外,随着利率的下行,长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也愈发突出。
房贷方面,步入2022年以后,公积金利率仅调整了2次,其间LPR下调了6次之多。尤其是自10月份LPR下降25个BP后,国内房贷利率普遍步入“2”字头,甚至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出现了最低2.65%的情况,这也成为有史以来国内房贷利率录得的最低纪录,这也导致了公积金和商业贷款利率的倒挂。
不过,为让商贷利率与公积金贷款利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差距,避免倒挂,保证定价的合理性,所以房贷利率近期有所回升,银行人士表示。
No.2 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这种倒挂现象的产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经济增长预期的变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当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感到悲观时,投资者更倾向于追求短期的稳定收益,导致短期资金需求增加,从而推高短期利率或收益率。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引发倒挂。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如果对短期和长期市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可能导致利率结构的扭曲。
倒挂现象对市场预期会带来显著的影响。它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
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在许多情况下,利率或收益率的倒挂往往先于经济衰退出现。这会使得投资者信心受挫,股票市场可能会出现下跌,因为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期变得更加谨慎。
No.3 有何影响?
对银行来说,利率倒挂会直接压缩银行的盈利空间。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存贷利差。当长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存款利率,而贷款利率又不能相应提高时,银行的息差就会缩小,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对投资者来说,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这对习惯于存款理财的投资者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收益降低。其实,从2023年以来,银行已多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面对这一情况,居民财富增值保值将面临更多挑战,因此,科学的资产配置是核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理财偏好与配置需求,结合市场趋势,对各类产品和各类型资管产品进行组合配置,在分散风险的同时提升组合收益弹性,充分理解理财和存款的区别,理性应对利率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市场的利率倒挂现象,过去一段时期,人行针对存贷款利率传导机制不畅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包括规范存款利率定价、商业银行一再下调存款利率,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规范手工补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督促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要求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不明显高于政策利率等等。
此外,也有媒体分析认为,未来央行还可能在这方面进一步有动作,比如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未来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利率的联动将是主要趋势,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贷款动力不足,商业银行必须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净息差不下降,必然要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