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发布
1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表示,为充分发挥税收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职能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在此前发布《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基础上,对现行有效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举措进行梳理更新,形成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并公开发布,方便纳税人更好了解政策、适用政策,为外贸外资发展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最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分为稳外贸政策和稳外资政策两大领域,共包括51项具体内容。其中,稳外贸相关税收政策包括出口货物劳务税收政策、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政策、外贸新业态税收政策、出口退(免)税服务便利化举措等19项。稳外资相关税收政策包括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政策等32项。
股市:金融股集体拉升
1月16日,两市股指盘中震荡下探,午后止跌回升,沪指逼近2900点,北证50指数大幅走高,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北向资金净卖出超40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涨0.27%报2893.99点,深成指涨0.31%报8992.07点,创业板指涨0.38%报1752.23点,上证50指数涨0.47%,北证50指数大涨5.3%;两市合计成交6848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41.33亿元。
盘面上看,地产、燃气、零售、石油、半导体、电力等板块走低,酒店餐饮、旅游板块延续强势,保险、券商、银行板块集体拉升,飞行汽车、新型电池、有机硅概念等活跃。
光大证券指出,当前A股“盈利底”逐步确认,未来随着价格因素改善,名义GDP增速或将迅速回升,助力企业盈利持续修复,预计A股企业盈利将会重回两位数增长。此外,若海外流动性持续改善,相应板块的估值或许出现抬升。因此,展望未来,盈利持续修复叠加海外流动性逐步改善A股市场或将峰回路转。
地产:其他一线城市会不会跟进?
新年伊始,一线城市持续对楼市限制性政策进行调整。在备受关注的限购方面,上海首先迈步尝试。
近日,根据上海奉贤区和青浦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两区针对备受关注的单身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符合条件的非沪籍人才,可在两区特定区域内购买1套住房。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房地产调控进入新的阶段,即一线城市外围区域调整限购政策。当前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热点城市外围区域普遍成为产业新城和人口集聚的区域,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房地产在其中的作用还是非常大,预计其他一线城市也会跟进。
进入1月后,楼市也将进入传统的淡季,从维持热度的可持续效应角度,降低首付后也需要有进一步的跟进举措,来维系政策热度和继续提振市场信心。”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之前的政策多是针对改善需求继续加杠杆,但放松限购是针对新增需求的政策。
民生:多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面临挑战。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推出多项政策,包括就业援助、就业补贴、见习实习、职业培训等,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瞄准重点群体发力。专家分析,就业问题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整体看,今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效应有望增强。
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支持各地设立辐射一定区域的综合性零工市场,集中向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河南从2024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鼓励困难群众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困难群众就业。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
内蒙古发布的就业促进条例明确,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微型企业吸纳就业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此外,社会保险补贴“直补快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吸纳就业补贴继续发放等措施也持续发力。
国际:韩国对华贸易31年来首现逆差
面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涌入韩国市场,韩国产业界的心态颇为复杂。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最新发布的《2023年12月及年度进出口动向》显示,2023年韩国出口额同比减少7.4%,为6326.9亿美元,时隔三年负增长;进口额同比减少12.1%,为6426.7亿美元。
由此,2023年韩国的贸易收支出现了近百亿美元的逆差,达99.7亿美元。这已是韩国对外贸易连续两年出现逆差情况,不过逆差规模在缩小。
上述数据还显示,2023年截至11月,韩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已出现了180亿美元逆差,这是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除了1992年当年,时隔31年后再度出现贸易逆差。不过,从韩国2023年对中国进出口额来看,中国仍是韩国的最大贸易国。
目前韩国政商界的共识是中国产品越来越对韩国产品构成替代,而且对于中国原材料和中间零部件的进口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减少,比如韩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新能源电池的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达到80%以上,韩国业界普遍认为,韩国对华贸易逆差短时间内不可逆转,且会有逐渐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