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明显企稳反弹,显示出强劲走势,引发市场关注。
No.1 近期人民币走强原因是什么?
对于人民币近期的回升,业内认为,触发因素源自多方面。
首先,受到美元指数波动下行的影响。由于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在市场预期之内,日本通胀上行导致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加息步伐加快,以及美欧公债利差缩小等因素,美元指数近期出现一定跌幅。这导致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非美货币出现一定程度的被动升值。
其次,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预期向好。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崛起提升了微观主体的体感和信心。政策层面,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同时,季节性结汇需求回暖以及跨境资金流动改善也为人民币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拉升。
此外,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2月20日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自去年11月人民币超越日元、重返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之后,人民币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
No.2 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就短期而言,美元走势仍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价的最主要因素。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市场正在密切关注其贸易政策动向,这是后期牵动美元指数及特定经济体货币汇率的一个关键因素。王青判断,鉴于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出台节奏、加征关税幅度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还将处于大幅波动状态。这意味着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概率也不大,宽幅波动过程有望延续一段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王青进而称,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较缓,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稳中有降,显示人民币贬值压力正在有续释放,这也将为后期人民币汇率积累更强韧性。
No.3 政策举措频出
实际上,开年以来,人民银行已两度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1月和2月各发行一次,单次规模均为600亿元,发行规模处于较高水平。此前在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贬值压力时,人民银行曾多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释放出稳定汇率的政策信号。在当前时点,人民银行连续两个月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且单只规模均较大,无疑展现了坚决维护汇率稳定的政策意图。
此外,今年以来,为稳定人民币汇率,金融管理部门动作频频。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75,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此前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加强外汇自律管理等相关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之前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汇率的表述中,关注度较三季度有所上升,重申了“三个坚决”,显示了人民银行坚定地稳汇市立场。
业内预测,未来几个月人民币汇率或将延续回升态势。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促使更多国际资本在全球寻找“避风港”,而人民币汇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人民币资产目前正处于价值洼地,且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可以预见,当前及未来几个月人民币资产将受到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