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77-1561
(工作时间:7×24小时)
31省份人均收入榜出炉!这两地突破8万元→
发布时间:2024-01-23|发布人:管理员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31个省份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2023年,从数据来看,有2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万元,有7个省份超过了4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均已超过8万元大关。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No.1:京沪携手进入“8万+”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1705977124735021.jpg

分省份来看,共有8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和山东。
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了8万元大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834元,位居榜首。北京以81752元紧随其后。相对来说,其他省份与上海、北京均有较大差距。
整体来看,上海和北京作为城市经济体,城镇化率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十分发达,总部经济突出,高薪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高。例如,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京沪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

1705977151777911.jpg

上海和北京之后,浙江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830元,位居第三。业内专家分析,浙江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十分发达,大部分县域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城乡差距很小,总体的居民收入水平很高。同时,由于人均收入高,很多人就把收入用于投资,进而带来相关动产和不动产的收益。
从增速看,31省份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正增长,西藏、甘肃、海南、新疆、湖北、宁夏、陕西、河北、上海、安徽、吉林等11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全国。其中,西藏以8.65%的增速领跑。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指出,经济持续恢复,服务业较快增长,保障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平稳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No.2:31省份均实现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31省份全年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内蒙古、吉林、青海、上海、宁夏、山西、贵州、北京、天津、陕西、云南、海南、河南、辽宁等14省份名义增速均达到或超过10%。
从人均消费支出看,上海居民能赚能花。2023年,人均消费支出52508元,位居全国第一。
北京、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超过4万元,分别为47586元、42194元;江苏、天津、广东、福建4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处于“3万+”梯队,亦居全国前列。

1705977183636418.jpg

工资就业直接决定着收入消费。专家指出,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就业机会增多,从业时间增加,保障了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7.1%,增速快于上年2.2个百分点,也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8个百分点。

1月18日,在国新办就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提到,科学精准评估包括非经济性政策在内的政策影响,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等。